banner
槿呈Goidea

槿呈Goidea

读书|新知|生活禅
twitter
tg_channel
youtube

Vol.27 写作和笔记的关系

Digital_art_an_ancient_feather_pen_and_ink_bottle_writi_20d776ce-2e93-4d38-937b-f58afe3a37ba

2023.09.26 第廿七期

本期头图由 Midjourney 生成,prompt 为 Digital art, an ancient feather pen and ink bottle, writing on aged ivory-colored paper, vintage style, lighting and shadow effects, rich in detail, brown, black, and ivory colors, --ar 16:9

以下是本期正文,阅读时长约 15 分钟。


一、时代红利与剥削

近日,在一个微信群讨论中,我提出了一个观点:享受时代发展红利的人群,实质上是在剥削另一群人。这个观点引发了一段深入的争论,促使我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首先,「享受时代发展红利的人群」和「被剥削的人群」这两个概念是相对的。这种关系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在某个时期,某个群体可能受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在另一个时期,他们可能发现自己处于被剥削的位置。

对于是否享受时代发展红利的人群实质上在剥削另一群人,这个问题并无定论,因为人们对「剥削」的定义以及对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认识不同。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如果有一部分人因为享受了更大的利益而变得更富有,那么就存在剥削。然而,其他人可能认为,只要所有人都有公平的机会获取利益,就不存在剥削。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机制通过供需关系自然地分配资源。在这个观念中,那些享受更多红利的人是因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价值,而非因为剥削他人。然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的不平等分配使得一部分人享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可能导致剥削现象。这种观点似乎更近似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剥削」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剥削」指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中某一社会类别由于自身控制了生产手段,获取并占有另一社会类别的剩余劳动。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们收到的工资,而剩余的价值被资产阶级占有。

以全球化为背景,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工厂,利用当地的低劳动力成本生产商品。这可能使得发达国家的公司获得高利润,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可能处于被剥削的地位,因为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可能未得到足够的回报。

「享受时代发展红利的人群,是不是在剥削另一群人」,这个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等许多复杂的问题。然而,我期待的是,当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分享到时代发展的红利时,不要忘记,不要对那些仍在承受苦难的人视而不见。在享受到成果的同时,要时刻保持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理解。感恩我们所在的时代,同时也为那些在困难中挣扎的人们提供我们所能给予的帮助。

我想,所有人都期待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那样的社会中,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分享到时代发展的红利,而且还能保持对那些可能被边缘化或剥削的人群的关注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进步,让更多的人能够公平地享受到时代的发展红利。

二、写作和笔记的关系

Why I Blog?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为什么喜欢写博客的原因,以及写作对他的价值。比如在文中提到:

  • 写作是作者澄清自己思维的最好工具,能帮助他组织思路、避免思维困扰和提供更准确的表达。
  • 通过写作,作者可以学习新的知识和细节,不仅增加了自己的见识,还可以与他人分享所学。
  • 博客写作让作者有机会锻炼写作能力,而且可以从全球读者那里得到反馈,帮助自己不断提高。
  • 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文章,作者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从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 当有人问到与自己写过的主题相关的问题时,作者可以通过提供自己的博客链接来回答,而不是重复过去的思考。

无独有偶,9 月 24 日和老友聊天时,他提到了钱锺书写《管锥编》的趣事。锺书先生读书时一定要做笔记,并且会反反复复的增删。常常读完一本书,做的笔记比原书还要厚。所以锺书先生出书时,基本把笔记整理集结即可。

基于此,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每位创作者在撰写内容之前都要写读书笔记?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先写了三点:

  • 做笔记是一种强迫思考的行为。当我阅读时,不仅仅只是高亮或摘抄,而是会在 Heptabase 中做一些非常粗略的临时笔记,并把它们放到一个专门的白板里。然后,我会不定时地从这些笔记中抽出几篇,花时间思考和整理,把它们变成永久笔记。

  • 预写内容库。当我写永久笔记时,我会用完整连贯的句子和段落来书写,就像我在写博客时一样。最终,我得到的是一张张已经预先写好的卡片。因此,如果最终要写一篇文章时,我可以滚动浏览我的卡片库,找到任何与我想写的内容相匹配的内容。于是,我现在很少坐下来「写」内容。相反,我把笔记当作模块化的乐高积木,用来构建文章、电子报、视频大纲、帖子以及我需要的任何其他内容。

  • 因此,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并建立一个知识库,供内容使用。不久会惊喜地发现,内容和创意的机会之门正在敞开。

基于这三点,我继续思考,做笔记为什么是强迫思考的行为呢?

如果说元认知是一个人的指南针,那么笔记就是地图。把想法写出来,就能更轻松地驾驭它们。因此,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做笔记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它也是一种清晰、理解和联系的方式。

笔记是一种认知过滤。写下我所读、所看或所听的内容,会迫使我做一些初步研究,选择高质量的信息来源,并更有意识地控制我的信息消费,而不是消费大量的随机内容。这样,所做的笔记就成了一个过滤器,过滤进入我头脑的信息。

笔记是一个解释器。法国作家布瓦洛曾说过:「Ce qui se conçoit bien, s'énonce clairement」(思路清晰的东西就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也是「费曼学习法」背后的原理。

Without using the new word which you have just learned, try to rephrase what you have just learned in your own language. — Richard Feynman

做笔记能增强记忆。代入效应是一种现象,即如果信息是自己主动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动阅读的,那么记忆效果会更好。与被动记笔记不同,做笔记能确保我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并在新知识和已有知识之间形成联系,这将使我以后更容易检索信息。而且,当我的记忆力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时,可以随时翻阅笔记,温故而知新。

笔记也可以激发创造力。创造力依赖于我将现有想法连接在一起的能力。要形成这种联系,我需要一种方法来检索和探索遇到的或突然出现在脑海中的想法。做笔记就是创建这样一个可搜索的想法数据库的好方法,通过 Heptabase 的卡片库和白板,我可以将笔记连接起来,产生自己的渐进式想法。此外,虽然很多人对一个问题都有类似的想法,但每个人的想法往往不尽相同。把我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可以帮助我追踪想法的发展轨迹,并为制作创意内容提供独特的素材。

接着,我针对预写内容库或者直接写作,又进一步思考,其根本是什么?

  • 我为什么写作?

    • 这个问题探究的是写作的深层动机。是为了表达自己、告知他人、娱乐,还是为了治愈疾病?即使格式和频率不确定,「为什么」也会帮助我开始写作。有了明确的根本动机,就可以自信地进行尝试并完善执行。
  • 我喜欢了解什么?

    • 当追随自己的好奇心时,写作过程会更加愉快,文字也会更加流畅。「什么」可以是外在的(新知识、技能、专业话题),也可以是内在的(情感、过去的经历、对未来的希望)。
  • 我在为谁写作?

    • 在为自己写作,还是在为某个特定群体写作,抑或是在为整个世界写作?了解「谁」将帮助我根据读者(可能就是未来的自己)来调整语气和内容。

三、付费专栏的变更

今年除了写这一份免费的电子报外,我还在小报童更新付费专栏。截至 9 月 25 日,我总共有过 70 位付费读者,目前有 35 位读者还在订阅。

之前我将付费专栏的订阅价格设置为每季度 15 元,除去小报童的平台服务费 9 元和每次提现需要代扣的 6.1% 的个税,我总共收入了 1,010.97 元。

近期,我通过 Obsidian 的官方发布功能构建了一个面向付费读者的知识库,现在已经上线。目前知识库中除了有付费专栏的全部内容外,还有我用心整理过的关于知识管理、思维模型、认知偏差等方面的笔记。我会不定时维护这个知识库。

同时,将季度订阅价格从 15 元上涨为 20 元,新增了一个年度订阅选项,价格为 60 元(相当于每季度依然是 15 元,只是需要一次性支付一年的费用)。

关于付费专栏和订阅价格的调整,我有以下考虑:

  • 首先,我要向付费读者表示深深的感谢,是付费读者真金白银的支持,让我有机会实现变现。在设定价格时,我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覆盖 Heptabase 的年费,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而且还有结余。因此,我选择了使用 Obsidian 官方提供的发布功能来制作知识库,正好可以覆盖两个月的费用。

  • 其次,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不佳,调整付费专栏的价格似乎并不合适,对此我深感抱歉。更新和维护付费专栏与电子报,所花费的时间是以周计算的,收取一些费用,我估计读者也能够理解(我的估计也可能是错误的)。

  • 请原谅我的贪婪,因为目前所使用的电子报平台 Buttondown 也需要付费(每月 9 美元),我就动了心思能否通过在这里推销一下专栏,吸引更多的付费读者,以此来平衡更新和维护电子报的开销。

所以,如果您有意愿支持我,请适当考虑订阅我的付费专栏,或者觉得我的电子报给您带来了价值,请推荐给您的朋友。感恩🙏

四、夜航船

阅读

  • 有人在 Twitter 上发表了无耻的暴论:非行业技能和非专业技术上的学习实际是无用的。你读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自然科学都一样,这些除了在网上吹牛逼之外,毫无用处。这一类知识的学习,其实跟看电影、看小说、旅游一样,都只是一种「娱乐」方式而已。等你工作十多年,才会发现真正要紧学的是哪些。

    • 恰好,我看到了 David Foster Wallace 的演讲 This is Water。在演讲中 Wallace 鼓励学生思考他们的「默认设置」,即他们在感知和思考周围世界时所做的选择。他以一个拥挤的杂货店为例,认为我们有权选择如何对待情况,这种选择可以带来更加充实,富有同情心的生活。同时,文科教育不是教我们如何思考,而是教我们如何选择思考什么。
  • 学校的历史教育塑造了学生的国家认同,但这些历史教育是否准确呢?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历史教育的内容受到政治动机、社会运动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历史的叙述方式发生变化。类似的现象也存在于其他国家的历史教育中。教科书的内容往往只是某个特定视角的叙述,而历史的客观性常常是一个错觉。因此,对于历史教育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 社媒算法扭曲了人类互相学习的倾向》一文指出,人们与在线算法的日常交互影响了他们从他人那里学习的方式。这对社会认知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包括社会误解和类似的问题。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算法主要是为了扩大那些能够维持用户参与度的信息,也就是说它们让人们继续点击和消耗内容。尽管这种方式可能会带给人们某种娱乐和参与感,但却可能歪曲我们的学习和认知,因为这种算法可能只强调或展示某一面的信息,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观点。

  • 王健飞以他独特的洞察力在《房地产市场与农业人口的拮抗关系》中总结了 2023 年各地频繁出台的政策中,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政策背后的考量。他认为,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提振房地产市场,吸引农民成为新的房地产购买力量。但这也折射出中国正面临农业劳动力减少的问题。文中还分析了农业劳动力大幅减少的原因,包括户籍制度变化使更多农民进城,以及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劳动者数量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在增长,未来可能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最终需要打破户籍与职业的绑定,让更多城市人口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回归农业生产。但这个转变需要时间,在过程中农产品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

  • What Every Child Should Know about Marx’s Theory of Value 讨论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中的劳动分配。它解释了在商品生产社会中,劳动是通过价值法则以特定比例分配的。文章还讨论了马克思对批评者的回应以及他对货币理论的发展。

  • When I Stopped Trying to Self-Optimize, I Got Better

    •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通过减法而非加法来提高表现的经历和思考。作者发现,在体育运动和生活中,减去干扰和期望,保持内心的清晰和专注,可以带来更好的结果和更大的自由。通过消除对成功或失败的执着,我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和享受当下的行动。作者强调了简化和清晰思维的重要性,并引用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名言:「完美不是在没有东西可加时实现的,而是在没有东西可去时实现的。」最后,作者认为这种减法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好的表现和体验。
    •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中的一句话:A great performance is nothing more than a lovely moment, and lovely moments are everywhere.
  • 阿城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木心,刚好家里有《文学回忆录》,就找来读了。虽然目前只读了几篇,但很认同阿城的看法:木心的成就在散文、诗歌与随笔,在贯通中西和锋利方面,当代中国作家没有一个能超过他。按说五〇年代以后应该是他的年代,但他完成的只是许多中国人都有的监狱经历。以他的文化结构来说,四九年之后要消灭的正是木心这样的头脑。

视频

  • 面向智能的两条路径(YouTube | Bilibili
    • 杰弗里・辛顿,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人物,讨论了通向智能的两条路径。他最初认为人工神经网络不如人脑,但最近改变了他的看法。辛顿探讨了超级智能实体的风险以及保持对它们的控制的挑战。他还讨论了 “有限计算” 的概念,该概念涉及使用利用模拟属性并需要低功率的模拟计算机。辛顿强调了在模拟系统之间转移知识中蒸馏的重要性,并建议训练学生模仿老师的概率可以提高泛化。然而,他承认在模拟系统之间转移知识的过程效率低下,并希望有一个更有效的学习算法。
  • 10x Your Productivity With This Simple Time Management Technique(YouTube
    • 该视频介绍了 Jeffrey Archer 的时间管理系统,该系统涉及每两小时工作一段时间,然后休息两小时。该系统允许集中精力工作并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从而提高生产力。日历被强调为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应优于所有其他工具。本期下载包中包括当期提到的文章原文(英语文章为通过沉浸式翻译的双语版),为希望进一步了解当期内容、又无法「科学上网」的朋友提供资料参考。

五、生活在别处

  • ChatGPT 在 9 月 25 日宣布重大更新,接下来两周内将面向 Plus 用户和企业用户提供以下三个功能:
    • 现在可通过语音与 ChatGPT 双向对话(语音输入功能仅限 iOS 和 Android);
    • 正式支持多模态,可输入图片;
    • 可通过圈画功能向模型提示图片的关键部分。
  • 从 2023 年 9 月 30 日开始,OneKey Card 将停止接受来自以下国家或地区的新用户申请:伊朗、朝鲜、叙利亚、俄罗斯、北马其顿、中国大陆、苏丹、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已经激活卡片的用户不受影响,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此举是为了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和监管要求。之前无需 KYC 的 Poko Card 已经停止运营,有需求的朋友尽快申请,以备不时之需。
  • 上一期,我询问了各位是否需要我为当期推荐阅读文章的 PDF 原文提供打包下载,收到了一些反馈。看来,大家确实有此需求。
    • 本期下载包中包括当期提到的文章原文(英语文章为通过沉浸式翻译的双语版),为希望进一步了解当期内容、又无法「科学上网」的朋友提供资料参考。

六、付费专栏内容精选

从本期电子报开始,每月底我将增设一个「付费专栏精选内容」的版块,选出专栏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更广泛的分享。本期精选的内容来自 CETED 周报 #2。

付费墙 Paywall,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在浏览新闻媒体时的障碍之一。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越来越多的新闻网站增设了付费墙,引导读者订阅它们的新闻服务。

Github 上有一个 Bypass Paywalls 的开源项目,通过为浏览器添加拓展,强行关闭前端对付费内容的隐藏,从而实现绕过付费墙的目的。不过这个项目已经快一年没有更新了,对于很多网站已经失效。现在可以选择孪生项目 Bypass Paywalls Chrome Clean,与原版的 Bypass Paywalls 大同小异,并且依然在更新。

另一种绕过付费墙的方式是把浏览请求伪装成爬虫。新闻网站希望 Google 索引它们的内容,以便在搜索结果中显示出来。因此它们不会向谷歌爬虫显示付费墙。这就给了 12ft 机会,可以把我们的浏览请求伪装成爬虫从而绕过付费墙。


END

如果您觉得本期的内容还不错,欢迎您的订阅

您还可以在 Telegram 的频道找到我

顺颂时绥

Loading...
Ownership of this post data is guaranteed by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s to the creator alone.